近期,化工品、工業原料市場漲聲肆起,其中,碳酸鋰的強勢反彈更是引發市場關注。

近兩周碳酸鋰期貨價格(元/噸)與成交量、持倉量(手) 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
7月21日-25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周五收盤價為80,520元/噸,上周五收盤價為69,960元/噸,周度上漲10,560元,漲幅為15.09%,漲幅不斷擴大。
現貨方面,SMM數據顯示,7月25日,電池級碳酸鋰7.05-7.53萬元/噸,均價7.29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上漲235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6.94-7.2萬元/噸,均價7.07萬元/噸,環比上一工作日上漲1800元/噸。
這一輪碳酸鋰價格的陡然上翹,使市場聚焦三個核心問題:此輪反彈是曇花一現還是趨勢反轉?政策與供需如何共同導演這場價格回歸?產業鏈的盈利格局與競爭生態又將迎來怎樣的重塑?
反內卷推動價格回升
從去年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防止“內卷式”競爭,到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綜合整治,再到今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整治“內卷式”的呼聲持續強化。
市場增速的放緩讓前期投建的大量產能集中釋放,供需嚴重失衡,“卷產能”迅速演變為“卷價格”,企業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推動這波碳酸鋰價格上漲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央層面反內卷的信號不斷下發。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再次明確要求,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電池網注意到,7月以來,部分鋰資源產業鏈企業先后公告進行停產、檢修工作。
7月21日晚,江特電機公告,其全資下屬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預計于近日啟動停產檢修,涉及全部鋰鹽生產線,預計檢修時長約26天。
7月中旬,藏格礦業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因鋰資源開發合規問題被責令停產,要求完善鋰資源合法手續,待鋰資源手續合法合規后,向海西州鹽湖管理局申請復產,經申請通過后方可復產。
此前,中礦資源也宣布對年產2.5萬噸鋰鹽產線進行為期6個月的技術改造。
除了企業層面,7月中旬,江西宜春市自然資源局下發通知,宜豐縣圳口里-奉新縣枧下窩陶瓷土(含鋰)礦、宜豐縣割石里礦區水南礦段瓷土(含鋰)礦等8宗涉鋰資源礦權存在規避上級部門審批權限,越權辦理出讓、變更或延續登記手續的問題。要求當地幾家涉鋰礦山企業編制儲量核實報告,并在9月30日前完成報告編制。
一旦江西鋰礦因采礦證問題大規模停產,碳酸鋰供需格局將迅速轉為緊平衡甚至缺口。
有相關人士表示,上述消息引發市場關注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大宗商品市場“反內卷”情緒持續發酵,先后公告的碳酸鋰停產消息,增強了市場對碳酸鋰行業供給收縮的預期。
鋰行業是否迎來復蘇
針對此次碳酸鋰市場波動,多位業內人士提醒,市場方面要理性看待本輪上漲趨勢。
SMM表示,期貨市場方面,本輪異常上漲主要受資金面推動,市場情緒短期過熱導致價格顯著偏離基本面。
由于當前價位難以被下游接受,企業采購意愿普遍疲弱,從市場成交情況來看,近期碳酸鋰市場成交極為清淡。一方面,本周三價格回調期間,下游材料企業已完成部分補庫需求;另一方面,價格快速拉漲導致下游企業觀望情緒加重,多數企業選擇暫緩操作。
日前,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復蘇沒那么快,下游需求增量有限,上游停產限產保價,博弈還要持續很長時間,價格仍將在底部震蕩。”
中信建投期貨表示,近期碳酸鋰價格反彈的主要驅動來自于市場對于供給收縮的預期,需求端來看,7月為傳統淡季,需求端難有明顯起色,預計7月碳酸鋰需求環比變化不大。綜合來看,短期市場受供給收縮預期影響偏強震蕩,但當前碳酸鋰基本面依舊偏弱,預計價格反彈高度有限。
東吳期貨認為,當前碳酸鋰基本面邊際改善,在政策利好頻出背景下,市場情緒有所回暖,預計短期碳酸鋰價格或延續偏強震蕩。不過,目前碳酸鋰仍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上方空間或有限。
整體來看,此輪碳酸鋰價格反彈不僅反映市場供需,更是行業結構調整與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正推動行業從無序競爭轉向有序健康發展。企業需在價格波動與政策調整中尋求新平衡。行業整合加速下,具備成本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引領產業新發展。


電池網微信












